
現任校長:胡國威校長
<<伊封信>>2023.09.15,2023.09.29,2023.10.13,2023.11.03,2023.11.17,2023.12.01 ,2023.12.15,2024.01.25,2024.02.23,2024.03.08,2024.04.12,2024.05.03,2024.05.24,2024.06.14,2024.09.20,2024.10.10,2024.11.01,2024.11.29,2024.12.20,2025.01.24,2025.02.21,2025.03.21
傳承與創新<<教育專業>>27期專題分享
我們的校長<<香港教育雜誌>>
家校合作,攜手共育新世代的未來
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,我們的孩子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。科技的迅猛發展和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,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模式。學校與家庭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。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,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教育,幫助他們應付未來的挑戰,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。
科技與人工智能的衝擊
科技的進步為孩子們打開了無限的可能性,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。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到科技,資訊獲取的速度和方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便捷,上互聯網就像呼吸般平常,但這也可能導致他們過於依賴科技,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人工智能的發展更可能改變未來的職業結構,許多傳統技能將被取代。因此,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掌握新時代所需的技能,如批判性思維、創造力和適應能力。
學習形式的多元化
在資訊發達的時代,學習形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。傳統的學習模式已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,他們需要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。線上學習平台、虛擬實境技術等已非新鮮事;混合式學習可能已是常態;出外考察、經歷更是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。學校都積極為學生創造更豐富的學習環境。同時,我們也鼓勵孩子們自主學習,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,讓他們在多元化的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潛能。
追求全人發展
孩子的全人發展非常重要。我們要幫助孩子在智力、情感、社交和道德等方面全面成長。學校正在提供多元化的機會,讓孩子體驗不同的生活經歷,擴闊他們的視野。例如走出校園參與社區服務,甚至國內外的交流活動等,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,培養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,以及全球視野。此外,學校開設多元化的課程和活動,正是為了培育孩子在藝術、體育、科技等不同領域中發掘自己的潛能。
資訊素養與價值觀教育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培養孩子的資訊素養顯得尤為重要。我們需要讓孩子如何判斷資訊的真偽,如何合理使用科技,並在網絡世界中保護自己的隱私和安全。價值觀教育更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家校如能互相配合,相信定能事半功倍,一起協力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以及提升韌性與抗逆力,使他們能夠面對挑戰,在未來的社會中成為負責任的公民。
面對新世代的挑戰,學校和家長肩負著共同的使命。我們必須不斷創新,為孩子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,幫助他們發展潛能。通過服務、體驗式學習,以及價值觀教育,培養孩子全人發展。期待家校更緊密合作,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創造更美好的明天。
伊分步入三十個年頭,不算很長,但也不能說短;當中經歷不少轉變、改革、社會環境與疫情等挑戰,尤幸在校董會的支持、歷任校長的帶領、學校團隊的齊心、家長的信任及同學的努力下,使「伊家」得以茁壯成長,令「伊家人」更團結。承傳我們的信念,以學生為中心,為孩子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,培育「敢想、肯想、識想;敢做、肯做、識做」且具同理心的未來人才。因此,無論在課程發展、團隊建立,以至環境營造,皆從學生角度出發,以裝備他們適應新常態、擁抱新挑戰。
學生學習與品德培養
伊分的學生愛上學,喜愛學校的人和事,「敢想、肯想、識想」,對事物充滿好奇、好發問、愛探索,主動獲取新知識、學習新技能,並具有良好的素養,以恰當地運用所學解決問題,充分掌握自主學習及工具運用的能力與態度,由「想」以至實踐,綜合所學知識與技能,達至「敢做、肯做、識做」。此外,同學亦應具備正面、積極、堅毅、同理心,以及樂意與人合作的品格;並懷有愛社區、愛香港、愛國家的心,貢獻社羣,關心世界以至大自然。
教職員團隊與專業成長
伊分的團隊專業及富愛心,且充滿正能量與活力,亦是具相同教育理念和願景的同行者。團隊中每成員都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所長,一切安排與付出都以學生利益為先,並能協助學校向前發展。我們是重視持續學習與專業發展的「學習型社羣」,尤其在課研上,樂意彼此分享、交流,包括校內與校外。團隊的非教學人員如教師助理、書記、文員、資訊科技支援人員及工友等,都能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,接受校本培訓,發揮敬業樂業及團隊精神,一起照顧學生健康成長。
家長教育與家校合作伊分的家長認同學校的理念與方向,信任學校,與老師關係密切,並樂意配合學校的政策安排。此外,組織完善的家長教師會,以及人手充足的義工隊伍,接受各式各樣的校本培訓,籌辦或協助學校進行不同活動,除發揮家校溝通重要橋樑的作用之外,更是學校的好夥伴。我們的家長,更會因應不同的需要出席或主動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,包括家長日、專題講座、親子活動、工作坊及課程,以增進家校了解與提升培育孩子的專業知識,幫助學生成長,一起推動學校的發展。
環境營造與設備配合
伊分有充裕的空間,包括室內與室外,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、運動與休憩的地方。理想的校舍除有標準的教室外,有藏書豐富且環境優美的圖書館,更有學習藝術、科學、科技等多元化教室,室內/外的運動場也不少。此外,戶外教室及花園休憩區,以及用於集會、表演的場地亦是我們所重視的。打破場地固有的框框,讓校園內每個地方(甚至校外)都成為學習場所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學習環境。未來,伊分的校園將會更完善。
擁有如此堅實的基礎,即使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,「伊家人」必定能迎難而上。我們不只讓學生在正面、積極、關懷的環境下學習,更照顧他們的多樣性,讓他們在學習上能有豐富經歷及展才機會,從體驗中提升抗逆能力,建立正向堅毅的品格。我們的學生,既有健康的心靈,亦需掌握所學,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,並能透過服務學習,走進社區,實踐我校校訓「修己善羣」,更希望他們能為社區、日後為香港、為國家,甚至為世界貢獻,成為具國際視野的人才。